致力于共建知识产权价值生态圈

你信赖的知识产权律师团队

只受理知识产权案

全国服务热线:1752-1313-193

使用广告极限词被投诉举报到工商怎么办?这招让你应对敲诈不用慌

2022-03-30 来源:知情君 作者: 浏览次数: 分享

  很多人认为广告违规是很遥远的事情,不需要去了解广告法,其实不然。

  在万众创业的现今社会,注册公司、开实体店、开网店、运营公众号小程序之类的,很普遍。而这些在广告营销推广时,稍不注意就可能因为使用广告极限词,而被那些职业打假人盯上,并恶意投诉举报。

  在此,知情君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聊聊:如果因使用广告极限词被恶意举报,怎么办?

  2018年1月份,知情君接到本地工商所的电话,声称以我公司名义注册的公众号介绍中存在广告极限词,需要作为法人代表的我去工商所接受调查。当时的我一下子就蒙了,没想到这个废弃了快一年的公众号还“踩雷”被人盯上,而违规的地方,居然就是公众号介绍中“最专业”3个字。

  当天下午赶到了工商所,一个负责人将我叫到办公室内,一个劲说事情多严重,说不配合可能被处罚20万以上,并拿出一大堆资料让我翻阅。我仔细翻看了下,都是本地一些公司违规使用广告极限词的举报材料。有淘宝店铺的,有企业网站的,有公众号的,有产品包装上的,看的我心里越来越慌,心里越来越没底。

  然后我头脑发昏,被负责人催促着在一份笔谈文件上签了字,承认了自己的广告违规行为。事后,有律师朋友告诉我说,如果当时不在那份笔谈文件上签字,可能举报事件也就不了了之,因为单单一个公众号的手机截图,可能系PS处理伪造,并不算很正式的举证材料,只要死不承认即可。

  接下来几天,我陆陆续续咨询了不少律师朋友,但他们大多经手的是民事诉讼案件,鲜有熟悉广告法并打过类似官司,所以都没能给我很确切的答复,只是劝我积极和工商所那边沟通。而我也终于扛不住工商所那边频繁找我谈话的压力,选择了向“职业打假人”妥协。

  和“职业打假人”的交锋,被迫主动交“学费”

  从工商所提供的举报材料中,我找到了“举报人”的联系方式。电话一接通,三言两语中就感觉对方非常精明,对敲诈金额只字不提。只一个劲重复“你是不是广告违规了?”“我投诉举报你,是在教育你,避免你犯更大的错,你是不是应该感谢我?”之类的话。

  当时我在电话里只好低声下气,虽然心里恨的是牙痒痒。为了减少损失,我只好一个劲哭穷,说自己公司运营亏损的不行,已经在申请注销阶段,对方声称是他教育了我,需要我支付“学费”给他,他才愿意花费时间给我撤销举报。

  意识到对方是工商所猜测的职业打假人后,我只好妥协交了300元“学费”。解决举报人这边的问题后,我又跑了几次工商所,再次妥协才平息了这次广告极限词举报事件。

  虽然至此,举报事情了结。但是我的内心依然惶恐不安,心里存着太多的疑点:

  1、举报材料中的截图到底从何而来?

  按照工商那边的说法,举报人是通过12315消费者热线举报的,但事后我去12315官方公众号和网站上去尝试投诉举报,均找不到上传截图的步骤。

  2、河南那边的职业打假人,怎么找到长沙这边来的,怎么又恰好发现我的公众号介绍存在广告极限词?

  所以,心有不安的我随后立刻安排了办事人员去注销公司,因为我实在没有精力去一一排查曾经运营过的公众号、小程序之类。

  排查所有广告,积极应对恶意敲诈

  总之, 从事电商的朋友,建议好好排查下自己经营的网店、公众号、网站等是否存在广告极限词,有的话就第一时间改正。如果已经被投诉举报,也不用慌,积极和第三方监管平台以及受理举报投诉的工商所沟通,分清到底是工商所有意清查还是举报人那边的“碰瓷”。

  1、如果工商所的初次笔录还没签字,就还有更多的操作空间。如果是网站或者公众号的广告违规,第一时间修改到位。如果是淘宝店之类,因为举报人大多已经购买了你的宝贝,存在历史快照,所以笔录签字与否没什么区别。

  2、如果已经签字,就想办法弄清楚工商所的态度。其实大部分工商所还是厌烦这种职业打假人,毕竟打假人花费十多分钟就做好一份举报材料,而工商所却要花费好几次面谈的工夫才能处理一个举报,且结案笔录都要洋洋洒洒写好多页。

  3、如果遭遇的是职业打假人,建议还是尽量好好和对方沟通,争取以最小代价取得和解,然后再到工商所那边处理撤案。当然,如果当地工商所很强势,则直接和工商沟通到位即可。

  其实较真来说,工商所处理这类投诉举报可以很简单,关键看是否愿意帮忙处理。大部分此类投诉举报,其实可以用“广告极限词违规,但不涉及商业行为,此次举报不构成案件”之类的回复来结案。

免责声明

本网未注明“稿件来源:知希网”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稿件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“稿件来源:知希网”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
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权利问题,请相关权利人根据网站上的联系方式在两周内速来电、来函与知希网团队联系,本网承诺会及时处理。

汉策法务

旗下汇集一支专业扎实、业务精湛、思维活跃的精英律师团队、法律顾问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,集专利、商标、版权、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诉讼及代理服务为一体,能全方位地处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。

全国知产服务热线:1752-1313-193